在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有一片美丽神秘而又圣洁的土地,它有一个动听的名字——甘孜。甘孜在藏语中是金马的意思,那里有壮丽的雪山、秀美的海子,还有热情好客的人们。奔腾的大渡河流经这里,赋予连绵的山脉以流水的灵动。初夏的五月,我们沿青色的大渡河溯流而上,探访傍水而居的人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阳光房和茶座
刘万莉家的庭院里,花架上的藤蔓郁郁葱葱,枇杷树挂上了橙黄的果实。烧好泉水泡好香茶,在院里的阳光房里我们边品茶边听她的创业故事。
刘万莉经营的农家乐名为“老宅山庄”。以“老宅”命名,是因为院里这栋白色三层小楼建造于70年代。刘万莉把二楼和三楼翻新修整改造成客房,一楼摆了几张圆桌,招待宾客用餐。“老宅”开张营业是2011年,那一年,杵坭村举办的第一届樱桃节招来了不少游客,只是吃住成了大问题,刘万莉和丈夫瞅准了个中商机,想做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亲力亲为的刘万莉(央广网见习记者 杨煜 摄)
农家乐的生意看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有不少门道,远不是铺一张床,做一桌菜那么简单,怎么才能把农房真正变客房?杵泥的旅游越干越红火,村里的农家乐像雨后春笋般的越开越多,怎么才能留住回头客?刘万莉的答案只有一个字,学。
“这些年政府带我们去了好多地方考察学习,近的有成都、雅安,远的还去过浙江、台湾呢!”提起学习经验,刘万莉如数家珍,“每次都有新收获,都想着怎么把人家的经验用在老宅里头。”
院子里盖一座木质长廊式的方厅,阳光从四面的玻璃照进来分外敞亮。摆几把藤椅,支几张圆桌,这便是刘万莉的阳光房。来自城里的客人能在这发一下午的呆,消磨慢下来的时光。刘万莉说,台湾的民宿精致,她琢磨客人的需要,也要照葫芦画瓢建个休闲的所在,能让城里人有一个放松身心的地方。四川人爱喝茶,成都的民宿大多都有专门的茶座。刘万莉来了灵感,也在老宅的凉亭里安排了茶座和麻将桌。每次学成归来,老宅总能发生点新变化。但刘万莉也抓住了精髓,所有民宿的成功靠的都是“服务”二字,摸清了“服务”的脉,打造一个金牌民宿也就没那么难了。
从农民到老板,好学是刘万莉的致富法宝。老宅的硬件完备,软服务又好,刘万莉的生意越做越大。“第一年贷款八万块,还是请了几拨人去担保,才把钱带回来。现在投入的二百万已经收回本了。去年我自豪地和别人说,我把账都还清啦!”提起收益,刘万莉脸上满是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农家乐的收入从第一年的一万块,到现在的二十万元,刘万莉实实在在地奔向了小康。
老铁桥连着一座幸福村
横跨大渡河的老铁桥,是时济乡若吉村与外界的唯一通道。
在老铁桥的一端,一辆从若吉村开出的小轿车在桥上晃晃悠悠驶向我们,驾车人的技术让我们佩服不已。等待这辆车通过时,我们注意到地上有不少散落的鞭炮皮,向乡亲打听才知道,原来村里今天有人办喜事。
铁桥随风晃动,走在上边我们有点胆颤。村支部书记唐玉桥说:“不久的将来,铁桥旁将会建起一座新的大桥,连接若吉村和对岸的211省道。”唐玉桥在若吉村生活和工作了近40年,这座桥在他的心里就是一座丰碑。这座孤独的老铁桥,见证了若吉村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走过孤独的铁桥,若吉村村民的“新世界”出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有休闲广场、有民宿、有水果采摘园,好生热闹。这“新世界”的呈现离不开那一位位生活在这里或者是走进若吉村的匠人,经过了他们的手,才让这个村子有了更加幸福的模样。
往村子深处走去,我们碰巧偶遇了正在为一家民宿建设房顶的三位匠人。简单问了一句他们是不是本地人,没想到他们竟然是从成都来打工的。三个人是老相识,属于一家装修队,一起来了若吉村。问起他们来这里的理由,“只要有钱就行啊。成都已经没活做了,这边给得多,做完这个我们还要上北京去呢。”他们开心地说着。
开心地笑着的三位匠人(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曼 摄)
提起工资,匠人们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的应和中,我们听出来如果提前完工,还能多拿几千块,这可是个大数目。较为善谈的一位说道:“这空气又好,赚得还多,要卖力干啊。”
他们的老婆孩子们都在成都,靠他们来赚钱养活。公路通了车,交通方便了,每月都能回去一次。“若吉那么美,也要带家人来耍!”对自己的建设成果,匠人们很是自豪。
离开时,三位匠人问我们是做什么行业的,我们说是记者。大概因为我们的青涩,他们竟然开起玩笑说:“怎么可能?你们是来旅游的吧。”还嘱咐我们有活别忘了给他们介绍工作,在一片笑声中,我们和他们挥手道别。
离开若吉村时,再度走上那座铁桥。想想刚刚与三位匠人的畅聊,虽然他们不曾停下脚步,却依旧那么乐观。我们想,他们可能只是想再多干一点活,再多赚一点钱,让家里人生活得再好一些。
然而他们所做的贡献,却不止是对他们的小家。经过他们的双手,正如这孤独的老铁桥另一端的新若吉村一样,还有很多很多地方,都焕发了新容颜。
一位大学生和三位老奶奶的溜溜调
雅拉乡三道桥村有一家藏式风情小院是民宿,两层楼错落有致,内部装修大气别致,民宿的外围还是村庄的模样,里面却俨然是另一番世界。
跟店里的几个老板都简单聊了聊,却还没搞清房子原本的主人,只知道民宿的经营者是一名毕业返乡的女大学生和其他几位同伴。这名女大学生叫松拉,2018年瞄准乡村振兴的契机,回到家乡开了这间民宿。
由于民族特色鲜明,每个来到这里的游客都好评不断。松拉也充分利用起了时下流行的各大互联网点评及分享平台,通过游客分享自己的体验与发表点评向更多人推荐他们的民宿,做起了口碑,吸引了来自各地甚至从美国远道而来的游客。“康定发展得越来越好,路也修起来了,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离木格措也近,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松拉对未来信心满满。
跟松拉聊着聊着,窗外传来了清亮的歌声。从楼上望下去,只见三位身穿藏族服饰的老奶奶在给大家表演。了解过后,得知她们表演的是溜溜调。溜溜调是那首家喻户晓的《康定情歌》的主旋律,而它的起源正是雅拉乡。老奶奶们的歌声是那么的清亮,丝毫没有岁月走过的痕迹。亮声歌唱的她们就像三位文化的使者,展现着属于康定、属于甘孜的别致风情。
表演溜溜调的三位老奶奶(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曼 摄)
表演结束后,三位老奶奶成了焦点,同行的记者朋友们都跟老奶奶们用四川话聊了起来。身为外乡人,我们两人多少有些内容没有完全听明白。
走出民宿,我们正在四处张望,三位老奶奶中的一位从民宿走了出来,我们便跟她聊起了家常。老奶奶叫张康英,今年68岁,家里已经是四世同堂:“我的重孙子都2岁啦。”她的儿子往返于康定的各个乡镇跑车,儿媳在木格措卖手工艺品。家里的农牧产业也一点没耽误,种玉米、养牛、养马……都是这个家庭的收入来源。
跟老奶奶细聊,才终于得知她是这座房子真正的主人。她的儿子和民宿老板交好,于是民宿老板以每年3万元的租金租了这个房子10年。“他们前期装修花了好多钱,我们这个房子原来真的好破的。本来我也是真的舍不得这个房子的,住了一辈子了,但是这是帮助我们三道桥发展的事,对我们家也好,观念要跟得上啊,所以我们也没多要房租。”她如是说道。
偶尔来民宿这里给大家表演表演也是老奶奶的业余活动之一,本以为她们表演一次,民宿老板会发放一些酬劳,没想到三位老奶奶都是义务表演的。
老奶奶还说家里人也会来民宿打打工:“一天120到150元吧,像这里的专职师傅一个月可以开一万二呢。日子不一样了,敢想敢做就能赚钱。”而她则负责“后勤服务”:“我就给家里人做做饭,现在就要回去做饭呢,后勤保障要做好。”
跟老奶奶告别后,又望了望周边的环境,可以看出这里建设得还不是十分完备,周边大多还是土路,民宅也是老旧的样子,却依旧生机勃勃,似乎可以看到一切生活美好的样子。这栋美丽的民宿就像这个小村庄里的一处“世外桃源”,拿出手机,在网络平台上搜索了一下,果然有许许多多游客分享了他们的体验并推荐了这里,赋予了三道桥村崭新的生命力。
回到院子里,坐在老奶奶们刚刚表演溜溜调的椅子上,看着松拉在厨房里忙活着给我们一行人准备午饭,我们想,是像溜溜调一样的文化力量给予了这个小村庄坚固的生命根基,也是像松拉一样的年轻人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这个小村庄的生命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新色彩。
张康英家改造而来的藏式民宿(央广网见习记者 杨煜 摄)
在甘孜,我们看到了不同于凉山的山中小城,感受到了独特的康巴文化,了解到了属于这里普通百姓的梦想与期待。那随处可见的藏式建筑,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酥油茶,一张张美丽的笑脸,期待与你再见。(见习记者 杨煜 王曼)